【数据蒋堂】第16期:sql像英语是个善意的错误-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
我们知道,sql长得很像英语,简单的sql语句直接可以作为英语读。除了sql外,其它主要程序设计语言都没有这样,语法中就算有英语单词也仅仅是作为某些概念或操作的助记符而已,写出来的是形式化的程序语句(statement)而不是英语句子(sentence)。而sql不同,它会把整个句子写成符合英语习惯的形式,还会补充很多不必要的介词,比如from作为语句的运算主体却被写到后面,group后面要写一个多余的by。
为什么会这样?很容易想到的理由是希望非程序设计人员也能使用。用户只要会读写英语,就可以写出sql来查询数据。这显然是个善意的初衷,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。绝大多数业务人员只会用sql写非常简单的查询,而对于这类查询,应用程序常常都有更为便捷直观的可视化界面来协助,并不需要直接手写语句,这个设计初衷就失去意义。反过来, 经常使用sql做运算的仍然是程序员,sql还是一种编程语言,像不像英语对于程序员理解并没有多大差别,反而会带来不小的困难。
事实上,sql是一种语法非常严格的语言,语句中任何一点不合规的地方就会被解释器拒绝,使用者必须认真学习并遵守其语法规则,这和其它程序设计语言并没什么两样。而自然语言真正的优势在于具有模糊性,可以一定程度接受不严格的语法,但sql并没有支持这一点,在发明sql那个年代也实现不了这个特性。
像英语的好处没有体现,坏处却很严重,将语法设计得像自然语言,看起来容易掌握,其实恰恰相反。
贴近自然语言带来的主要坏处是非过程性。程序逻辑一般是分步执行的,用变量记录中间结果,供后面的步骤使用。但自然语言不是这样,两句话之间的引用关系靠少量几个代词维系,不够用且不精确,所以更习惯的做法是把尽量多的任务写在一句话中,复杂情况下就会大量使用从句。在sql中的表现就是一句话中配有多个动作,select、where、group都拼进去,像where和having其实是一个意思,却要采用两个词以示区别,而查询需求复杂时就会出现多层嵌套的子查询。这种现象在其它程序设计语中是不常见的。
分步是降低理解和执行难度的有效法门,本来挺简单分几步能做到的事情,如果不分步就会很绕。比如要找出销售额超过平均值两倍的客户,自然思维方式就是先算出销售额的平均值,再找出销售额超这个值两倍的客户,两个语句完成。而sql的写法就需要用子查询写成更长的一句。这个例子还算好懂,只有两层,一般自然语言的从句用来描述两层关系的理解难度还可以接受,但实际复杂的查询涉及到三五层的比比皆是,严重增加理解难度。
不提倡分步,就会导致单句sql很长。程序员面临的复杂sql语句,很少以行计,经常是以k计。而同样的100行代码,分成100个语句还是只有1个语句,其复杂度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。这种代码理解起来非常困难,好不容易写出来,过两个月后自己都读不懂,而且太长不分步的单句非常难以调试,开发周期也更长。
关于过程性,sql的拥趸者一直有一个说法:写sql时用户只要关心要什么,而不必关心怎么做,计算机会自动找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的解决方案,这样语法本身不需要支持过程性。
这其实是个胡扯!
任何程序语言在某种层次上都具有这个能力,写汇编语言需要关心寄存器和内存的动作,但不必关心更下层的与非门的动作。sql中不必关心数据在物理存储层面(文件系统、内存和硬盘)的动作,但仍然要关心逻辑层面(表和字段)的运算。sql语句事实上也在描述运算逻辑,特别是多层嵌套关联的复杂sql,在描述问题目标的同时,实际上也指明了执行过程,或者倒过来说,在sql中也只能用指明执行过程的方法来描述问题目标,只不过相对比较高层次一些而已。
不过,sql只是不提倡分步计算,而并非完全不支持过程性。使用存储过程就相当于分步执行sql,使用外部程序调用sql也可以实现过程性,如果不考虑临时表(用于存储中间结果)和数据库io(外部语言调用sql时要获得运算结果)的低性能,这些方法在功能上并没什么缺失。但要考虑到数据量导致的性能问题时,还是经常需要编写长sql才能解决问题。在数据量较小、性能问题不突出时,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补充sql的过程性。